• 你的位置:首页
  • > 自身建设 > 调研思考
  • 发动“银发”帮“白发”,海宁这个社区的“老宝贝一碗汤”行动成效明显

    发布时间:2022-09-19 来源:省委老干部局(省关工委)

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,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,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。在海宁市硖石街道竦秀社区,居住着60岁以上老年人1250多人(含150多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),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。其中,还有近30位独居高龄老人,因为无人照顾、腿脚不便等原因,普遍存在“做饭难”问题,常常做一次饭、分三顿吃,营养得不到保障、情感得不到慰藉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

    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”,老年人是每个家庭的“老宝贝”,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何发挥 “低龄老宝贝”“有时间、有特长、有热情”的优势,为“高龄老宝贝们”带来社区照顾?2018年4月,竦秀社区经过认真走访、调研、分析,充分发挥 “五社联动”作用,以公益创投项目形式,从“一碗汤”入手,发动“银发宝贝”帮“白发宝贝”的解决方案。社区依托“银立方”志愿服务队,发挥离退休干部善做群众工作优势,扛起以老助老担当,精心策划开展了“老宝贝一碗汤”速递行动,开始了“银立方”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治理中的精彩作为。

    一是关注生活需求,“营养例汤”送进门。“银立方”每个月集中一次,根据节气、老人特点,共同商定营养菜单、熬制时令汤品,以“10分钟必达”的服务标准,把冒着热气的汤送进结对老人家中。遇上传统节日,还会依照乡风组织开展包馄饨、裹粽子等相关活动,精心包装后一一送上门,把节日的气氛和海宁的风味带进独居老人家中。

    二是体现有效陪伴,“特色甜汤”暖人心。用“一碗汤”敲开“一扇门”,用社会工作理念,附送系列增值服务。停留“1小时”,话家常、搞卫生、解心结,建立信任关系、完善关爱台账;组队“认老亲”,“60后”牵手“80后”,每月两次为结对老人提供买菜配药、做饭陪聊、就医陪护等个性化服务,不断增强安全感和获得感;关注“微心愿”,以“独居老人多年没拍过照片”这件小事为切入口,链接社区摄影达人,提供上门拍照服务,众筹经费冲洗相片、配置相框,送货上门,用饱含爱心的“甜汤”换来镜头中“老宝贝”的灿烂笑脸。

    三是构建支持网络,“关爱浓汤”长飘香。充分利用社区组织春游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集体活动契机,由“银立方”当好一对一服务管家,广泛发动“老宝贝”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生活,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爱。每年重阳节的健身走活动中,“银立方”志愿者总是早早地来到现场布置场地,一路陪伴着老人们缓步健行,在美景打卡点上为大家拍下精彩瞬间。通过精准聚焦、精准施策,进一步浓厚了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、巩固了爱老护老的服务体系,使社区老年人获得了更好的社会支持,为“老宝贝”融入社区大家庭搭建了“走出来”的组织纽带。

    4年多来,“一碗汤”行动开展集中服务45次,为“老宝贝”累计送汤1500余份,走出了一条各年龄段长者广泛覆盖、志愿团队多元参与、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互融共助的为老服务新路子,形成了竦秀社区独特的银龄“汤”文化,为“银立方”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可持续、可复制、可借鉴的实践与探索。

    分享:
 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